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开始。
5月20日,记者查询官网及手机银行后发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对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从调整情况来看,六大行对存款利率的下调幅度保持一致。
活期存款年利率从0.10%下调5个基点至0.05%;
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调整后的各期限存款利率分别为0.65%、0.85%、0.95%、1.05%;其中,邮储银行半年期和一年期利率分别较五大行高0.01个和0.03个百分点,为0.86%和0.98%;
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下调25个基点,调整后的存款利率分别为1.25%和1.30%;
定期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调整后的各期限存款利率分别为0.65%、0.85%、0.85%,其中,邮储银行的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别较五大行高0.01个百分点,均为0.86%。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业内人士对此次存款利率调整已有预期。受访专家亦表示,此次下调存款利率是5月7日降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宣布,自5月8日起,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潘功胜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同时,央行也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如同业存单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如国债收益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如LPR和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提升社会总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国有大行因负债稳定、客户基础雄厚,往往会率先调整存款利率,为市场树立“锚”; 参考市场竞争情况,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会较快跟进,随后,更多中小银行也会适时跟进下调。
“对银行来说,降低存款利率可有效降低资金成本,提升净息差,从而增强盈利能力和资本积累能力,在提高自身经营稳健性的同时,为后续扩大信贷投放提供空间。”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降低存款利率还能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理财、基金等非存款类金融产品,有助于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拓展收入来源。
对实体经济而言,存款利率下降会进一步传导至贷款利率,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融资成本下降能够激发投资和生产积极性,助力稳增长目标实现。同时,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和实体企业,有助于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曾刚认为。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左希 编辑:云阳 邮箱:f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