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虚假征信:“征信修复”不可信丨安全网界·全民反诈在线

时间:2025-07-15 10:36:00

央广网北京7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您的征信存在不良记录,需转账至安全账户处理”——市民李先生接到“客服人员”来电,被对方精准说出其逾期记录。只要将钱财转移到“安全账户”,就可以进行“征信修复”?警方发现,李先生手机只能拨出却无法接入!普通用户手机被操控怎么办?遇到“征信修复”“安全账户”等话术又该如何应对?

经济之声融媒体专题节目《安全网界·全民反诈在线》7月15日推出《揭秘虚假征信:“征信修复”不可信》!

案例呈现:征信问题能修复?转账后“客服”消失!

江苏南京市西厂门派出所民警姜灵杰在执勤时,接到了居民李先生的报警,说自己遭遇了诈骗,被骗走75000多元。

民警立即前往了解情况,然而在去李先生家的路上,却一直打不通对方的电话。他意识到,李先生的手机很可能被诈骗分子进行了技术修改,无法接听电话。“他的手机有可能被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了修改,阻止了电话呼入的功能,拨出功能是可以使用的。所以他察觉到不对劲,第一时间打了‘110’,但是我们联系不上他。”姜灵杰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先生解释:“他说我有征信问题,然后说要转钱(到安全账户)过个账,再转回来,当时就信了。”

原来,对方自称是处理不良征信的某平台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处理不良征信问题,并且可以对不良征信进行修改。为了获取李先生的信任,对方甚至向他出具了相关“资质”。

民警姜灵杰介绍:“对方通过网上发了一些截图,有相关部门认证的‘操作资质’。因为受害人前期确实存在逾期的情况,而且有购房购车需求,他通过网上也了解到,如果一个人征信有问题的话,可能会影响他按揭购房。”

于是李先生就按照对方的提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了75000多元。而在李先生索要退款时,对方却百般搪塞,拒不退还。

专家提醒:警惕远程控制软件异常呼转!

一般来说,诈骗分子是如何实现资金转移的?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安全保卫部总经理石健解释:“关键的诈骗手段是诱导事主下载共享屏幕和远程控制软件,这样他就能通过远程控制软件获取事主的银行卡和支付渠道的信息以及密码,实现资金的转移。近年来,工商银行积极协助公安机关保护潜在被害人,也拦截了多笔虚假征信类的诈骗。”

目前电信运营商在防范通过技术手段干扰用户正常通信的诈骗行为方面,有哪些技术措施?

中国电信反诈中心行业反诈专家龚薇薇表示:“首先,针对异常呼转的场景,运营商在设置呼转业务的时候,进行了二次认证的环节,必须通过短信认证才能够生效。第二,我们建立了与警方通信的通道,包括110、96110等号码是不受呼转限制的。第三,一旦发现用户有异常呼转行为,我们会及时进行预警和阻拦。同时,我们还向用户提供了专门查询和取消呼转业务的方式。”

这个案例是否属于比较典型的征信诈骗类的案例?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云网数据科学中心总经理阿曼太说:“这种案件受害者确实有征信问题,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告诉你,我会帮你解决你征信的问题,同时诈骗分子可能确实掌握你存在征信问题的实际案例,并通过仿冒征信的官方网站,让你填写个人信息,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如何辨别诈骗分子仿冒的官方网站或小程序?

阿曼太表示:“平常使用APP或者网站的时候,要到官方网站下载,千万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给你的链接,因为一旦打开,可能就会跳转到1:1仿冒的网站,或者仿冒的APP。”

警方提醒: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删除或修改!

国家反诈中心民警武斯清说:“在虚假征信类诈骗中,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受害者对个人征信的担忧心理,编造理由诱导受害者缴纳保证金或下载非官方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等一系列手段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删除或修改。所有声称可以帮助消除个人征信不良记录的,都是诈骗!大家切勿随意点击未知链接、下载不明软件,更不要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如果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停止当前的一切操作,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

(记者胡波 唐婧 子今 鸿昊 晓旭)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