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2日《羊城晚报》A2版
三黄胡须鸡“孵”出“亿元村”,“链”起百亿级产业集群……在惠州博罗县石坝镇,这一愿景正逐步变成现实。
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三黄鸡之乡”石坝镇构建起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带动3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10万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镇一业”的典型样本。当前,博罗县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链,聚焦三黄胡须鸡产业,聚力建设百亿级产业集群。

石坝镇举办三黄胡须鸡推介活动
一只鸡带出“亿元村”
在“无鸡不成宴”的广东,石坝镇自古以养殖三黄胡须鸡而闻名,乌坭湖村是其中佼佼者。
走进乌坭湖村,随处可见的除了大大小小的养鸡棚,还有一座座小洋楼。“我以200元一亩的价格租了村里的山地养鸡,鸡苗由村里公司提供,每只3-4元,我只需要每天喂两次饲料,管理并不难。”乌坭湖村村民老吴是经验丰富的“养鸡好手”,靠着养鸡,日子越过越红火,还盖起了两层小楼。
“镇里有7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4家是我们村里‘养’出来的!”乌坭湖村党总支书记黄文辉介绍,这些企业的创办人都是乌坭湖村的养鸡能手,他们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最终发展成公司,真正实现事业在村里起步、产业扎在村里头。
近年来,乌坭湖村摘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牌子,连续入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单,“村民几乎都在家门口养殖,很少外出打工。”黄文辉说道。
石坝镇镇长钟少珍介绍,2024年,当地肉鸡出栏量3744万羽,使石坝镇成为全国三黄胡须鸡输出量最大的乡镇。全镇以胡须鸡生产为主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有100多家,省市县三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共16家,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特色产业乘势起飞
三黄胡须鸡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回溯过去,石坝也曾面临“只吃了鸡脆骨,鸡腿被抢走了”的困境,存在业态单一、产业链短、附加效益低、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
问题往往蕴含着机遇。近两年来,石坝镇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三黄胡须鸡现代农业产业链。例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骏旺食品深加工项目。今年初,骏旺食品产业园正式开业,总投资超2.8亿元,形成屠宰、加工、冷链配送等完整产业链条,促进运活禽向运鲜肉转变,推动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填补了石坝三黄胡须鸡产业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百千万工程”提速增效。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石坝镇还举办了三黄胡须鸡推介活动,并为共建科研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产学研基地”揭牌,双方将在种苗繁育、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养殖效率与产品品质双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石坝镇人民政府还牵头制定了《鲜(冻)石坝三黄胡须鸡》团体标准,细化了6项感官指标、5项品质指标和8项三黄胡须鸡肉用性能等技术要求,为转化湾区标准奠定基础,进一步规范三黄胡须鸡产业发展。
据悉,接下来,该镇以“百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绘制发展蓝图:在延链补链强链层面,依托骏旺食品产业园等项目,持续扩大屠宰、加工规模,深入开发休闲食品、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从饲养育种到终端销售的完整高效产业链条;在市场拓展方面,将借助电商直播、预制菜等新业态将石坝三黄胡须鸡推向更广阔市场;在产业融合方面,将开发“养殖基地参观+胡须鸡烹饪体验+文创产品选购”的农文旅线路,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乡村旅游新场景。
文、图 | 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博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