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25沪中本贯通专业、五年一贯制专业、中高职贯通专业等中职校自主招生计划。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截至今年,上海共设立了210个中高职贯通专业点,80个中本贯通专业点和75个五年一贯制专业点。今年,本市新增了29个中高职贯通、6个中本贯通和7个五年一贯制专业点。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本贯通、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方式不断“扩容”,传递出上海持续加大长周期培养技能技术人才的信号。“长周期培养技术人才,可以对标市场行业冷热转换、岗位对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不断优化职业学校课程培养方案,从而更快更好地对接企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所谓“中本贯通”,就是学生考入中职学校后,经过3年学习并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后,通过转段考试升入相应本科院校,完成4年学业后获得本科学位证书。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就已经有18所本科高校,66%的中职学校参与中本贯通试点;有17所本科高校,65%的高职学校参与高本贯通试点。在此基础上,今年中本贯通专业再增加6个。分别是:上海工商信息学校-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开设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上海健康医学院联合开设的护理学;上海食品科技学校-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开设的烹饪与餐饮管理;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联合开设的网络工程;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立达学院有限公司联合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建桥学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设的物联网工程。

今年,五年一贯制专业也新增7个,包括: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城镇建设(中职)-智慧城市管理技术(高职);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建筑工程造价(中职)-工程造价(高职);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机电技术应用(中职)-智能控制技术(高职);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邮轮乘务(中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高职)。此外,上海浦东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开设3个新的五年一贯专业,包括服务机器人装配与维护(中职)-智能机器人技术(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中职)-飞行器数字化装配技术(高职)、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中、高职)等。
此外,包括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上海市环境学校生物产品检验检测-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等29个专业,也在今年中高职贯通的新增专业目录中“榜上有名”。
同济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李俊分析说,这些新增专业目录中,不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能源汽车”等与当下科技发展相关的关键词,此外,也涉及护理、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等社会所需的紧缺行业,这些专业更新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调整,也是对社会所需人才做出的精准回应。“下一步,职业院校还要通过调整课程、教材、师资改革,到实训基地、相关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完成对人才培养的转型。”李俊说。